首頁
>
中國婦女網 >
財經
安徽肥東:
促產業轉型升級 走高質量發展“新光大道”
標簽:財經 | 來源:中國婦女報廣芳客戶端 | 作者:阮雪楓 王蓓
在晶科能源安徽肥東的超級工廠中,放眼望去全自動智能流水線高速運轉,產業機器人沿著軌道,有條不紊地穿梭其中。
10月中旬,記者在位于肥東縣的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看到,類似的生產場景幾乎成為企業“標配”。

晶科能源廠房內,機器人穿梭其中
作為省會合肥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兩圈”疊加區域,近年來,安徽合肥市肥東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落地安徽的政策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調整產業結構,精選產業賽道,構筑以新能源新材料、光伏光電、大健康大數據、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為代表的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新”“光”“大”“道”戰新產業集群和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肥東特色的縣域高質量發展之路。
打造“光伏第一縣”
光伏產業是肥東布局“新光大道”產業集群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肥東縣以協鑫集成、晶科能源、清電光伏等龍頭項目為引領,持續完善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成為光伏企業發展的樂土。
“晶科能源在全球有14個生產基地,其中肥東基地布局了16GW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及16GW的組件項目,分四期建設?!卑不站Э颇茉从邢薰镜囊晃还ぷ魅藛T告訴記者,目前16GW的電池片項目與8GW的組件項目均已建成滿產。
記者了解到,晶科能源當初之所以選擇在肥東落戶,是受到合肥這個網紅城市“說到做到,做就做成”實干氣質的吸引。其次,肥東陸路、水運等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耙黄?GW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實現‘四個月建成、四個月滿產’,用118天創造了行業最快速度和行業神話,這離不開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全方位服務?!?/p>

協鑫科技廠房內,工人正在進行疊返焊接工作
同為國內光伏產業巨頭,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80億元的超級光伏組件項目,同樣選擇落戶在了肥東。
“肥東是長三角區域內要素比較齊全的地區,有資源要素如土地、人才、物流,經濟要素如資金、股權投資等?!焙戏蕝f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翔表示,“合肥產業思維比較濃厚,有著其他地方無法復制的決策機制、產業投資思路,且周邊產業鏈較為完善,這讓我們當時選擇了肥東?!?/p>
2022年,協鑫集成合肥大尺寸組件基地一期15GW產能全面達產,完成了182、210大尺寸組件產能的系統性升級。2023年底,協鑫集成總體產能預計達到30GW,其中合肥基地產能預計達到23GW。
同樣在2022年,晶科能源肥東基地實現115億產值,成為肥東縣第一家“百億企業”,并帶動形成縣域500億規模光伏新能源產業集群。
兩大世界級光伏產業落地生“金”,為肥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總產值“雙千億”筑牢產業支撐,助力肥東打造“光伏第一縣”。
新能源產業“落地生金”
作為國軒高科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布局中的關鍵一環,國軒高科肥東動力電池材料基地項目,是科技成果的“落地生金”,也是肥東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落下的“關鍵一子”。

國軒高科肥東基地全景
據介紹,該項目在肥東計劃總投資約120億元,規劃占地面積約2280畝,主要涵蓋汽車動力電池上游原材料加工制造,包括負極材料、電解液(含碳酸酯等原料)、 電池外殼件、功能材料(NMP、膠水等)以及電池回收項目等。項目全部建成并達產后,可形成年產值超200億元。
國軒肥東基地充分利用園區較為成熟的化工產業鏈條和產業資源,專業從事汽車動力電池上游原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營銷,旨在建設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基地,打造“全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新標桿,達產后將覆蓋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鏈上的關鍵材料與環節,并形成良性內部循環,為合肥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走進中科全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充電樁裝配車間,數十名工人在排列整齊的充電箱前,將一個個小巧的元器件裝進箱里,加緊組裝、調試。
中科全速專注于充電樁、儲能設備的研發制造,立志成為全球領先的光儲充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一期設有一座5A級現代化辦公大樓、四座現代化智能制造中心;擁有交、直流專業生產線20余條,年均產能可達到75萬臺。

中科全速裝配車間
“從產業領域來看,我們選對了賽道,新能源產業如日中天,同時也感謝政府部門長時間給予的幫助?!惫径麻L胡洪文表示,目前,公司業務涵蓋交直流充電設備、儲能設備的研發、制造及獨立開發定制服務,同時具有光儲充智慧場站一體化規劃、設計及建站實力,結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進行合理的能量管理和有序調度,實現能效提升,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一攬子政策助力“新光大道”加速跑
近年來,肥東精選產業賽道,構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新光大道”現代產業體系。
2020年以來,招商引資實際到位省外資金562.3億元,簽約落地億元以上項目257個、占比88.9%,其中10億元項目38個、50億元以上項目10個,讓“新光大道”落地成鏈。
2022年,全縣戰新產業產值增長156.6%、達25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0%。
2023年以來,全縣戰新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1-9月份,全縣58家企業共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60.1億元,同比增長91.8%。
此外,肥東還組建了以海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為載體的生物醫藥平臺,引進康橋資本、海辰藥業等一批進口替代產品醫療項目,培育百億級生物醫藥產業板塊;支持海源機械、方源機電在工程機械車輛細分領域不斷進步,引進中國建材合肥高端裝備智造產業園、納思達打印機、矩陣數智新能源汽車等項目,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以高質量產業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結合縣域工業發展實際和企業發展所需,近年來,肥東縣先后完善并出臺了《肥東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肥東縣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實施細則》《肥東縣政府關于印發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建立了《重點規上工業企業聯系機制》《肥東縣“百名干部聯千企、決戰決勝‘雙千億’”行動方案》等包保機制。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行業分管縣領導聯系,采取點對點、面對面的方式開展精準服務。2022年組織企業申報并兌現省級制造強省政策1881萬元;兌現市級高質量發展政策近6000萬元;兌現縣級高質量發展政策和民十條政策8770.28萬元,以“真金白金”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為進一步拉高標桿,推動肥東縣經濟發展迭代升級,該縣出臺《肥東縣百億企業培育工程實施方案》,加大對百億企業激勵力度,對當年新增的百億企業實施“上臺階”獎勵,一次性獎勵500萬元。2022年晶科能源肥東基地實現產值115億元,已兌現政策獎勵。
未來,肥東縣將積極融入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圍繞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行業轉型升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和關鍵共性技術問題,整合長三角創新資源,加強協同配合,努力構建跨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建設一批區域性、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通過技術改造、降本增效等方式,加快傳統產業智能升級。推動以食品產業園為基地的食品制造業、馬鋼板材為代表的金屬壓延加工業、以中鹽紅四方為代表的精細化工、以海源機械為代表的機械制造、以東華建材為代表的建材業等傳統優勢領域,對接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實施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行動,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提升企業創造力和競爭力。
同時,引導企業加強信息技術在研發、生產、營銷、管理等領域的應用,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形成聯網協同、智能管控的制造模式,實施流程制造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智能機器人代替工程,實現生產過程中人、機、料等要素的全面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管理與控制,實現生產制造的智能化、集成化、協同化、敏捷化、綠色化,推動工業生產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轉變。引導企業以價值鏈延伸與再制造為重點,拓展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務,實現從制造企業向“制造+服務”的轉型升級。
(阮雪楓/圖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王蓓/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