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婦女網 >
首頁欄目 >
婦聯
探索“楓橋經驗”密碼 貢獻“越地女兒”力量
標簽:婦聯 | 來源:中國婦女報官方客戶端 | 作者:姚改改
截至目前,紹興全市已建成2121個村(社)“楓橋式”婦女之家,今年以來舉辦婦女議事會9000多次,獻計獻策1472條,推動婦女聲音轉化為村“兩委”決策。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姚改改
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紹興市考察??倳泚淼綏鳂蚪涷炾惲叙^,重溫“楓橋經驗”誕生演進歷程,了解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發展情況,并作出重要指示。
當前,紹興市婦聯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感悟總書記對紹興的深情大愛和殷切厚望,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創造性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家庭主陣地,堅持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組織“越地女兒”全線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積極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賦予婦女之家“楓橋式”的底色和亮色,打造“大家”的婦聯,爭做“有心”的婦聯人。
全域“楓橋式”婦女之家
早上9點,諸暨市楓橋鎮楓源村的“楓橋式”婦女之家內,一場與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技巧相關的培訓課正在進行?!昂湍兰沂吕L‘楓’景”婚姻家庭糾紛調解項目的負責人丁姬與楓源村的婦女骨干面對面交流,為她們講授“傾聽技能”。
“內容很實用,有助于我們今后的調解工作?!睏髟创鍕D聯主席宣志華說。
全域推進“楓橋式”婦女之家建設,打造群眾身邊的“調解室”,是紹興各級婦聯助力“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有效途徑。
截至目前,紹興全市已建成2121個村(社)“楓橋式”婦女之家,今年以來舉辦婦女議事會9000多次,獻計獻策1472條,推動婦女聲音轉化為村“兩委”決策。
對于困難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矛盾糾紛家庭,紹興市依托1.6萬名婦聯執委力量,重點走訪、排摸需求、化解矛盾糾紛、推出暖心服務。
排摸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1549起,累計走訪困難家庭2000余戶,送上慰問物資30多萬元……“席卷”全市的“四必訪五到位”,把一份份和諧注入社會大平安的毛細血管中,交出了今年前三季度沉甸甸的“平安成績單”。
建立“一會兩圖三單四必訪五到位”的婦女之家生態圈,構建“越地女兒”參與基層社會治理“1+6+N”模式……日漸完善的工作體系和機制,始終把牢“楓橋經驗”不變的精髓——依靠群眾解決群眾身邊問題,把家庭糾紛矛盾排查化解在“家門口”。
巾幗志愿隊伍遍地開花
四明山麓,十八都江畔,嵊州市下王鎮山環水繞,風景如詩如畫。始于“治水”的“村嫂”志愿服務隊從當年“五水共治”工作的參與者,轉身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今年,嵊州召開嵊州村嫂“五微同創”基層治理推進“百花嵊開”村嫂品牌發布會,15個鄉鎮(街道)的“村嫂”代表各自認領了村嫂志愿服務項目。
“一直以來,‘村嫂’都是嵊州的一張金名片。新時代下,為更好發揮‘村嫂’的作用,我們建立‘微網格’,開展‘微服務’,廣泛‘微宣講’,推行‘微議事’,做好‘微調處’,形成‘五微同創’治理新格局?!贬又菔袐D聯負責人介紹。
在諸暨市,活躍在村落中的“楓橋大媽”志愿隊伍,深度參與法制宣傳、文明勸導、垃圾分類、信訪代辦等工作;在越城區,“越姐姐家事幫幫團”法律志愿維權隊伍建設,成為服務女性的有生力量;在新昌縣,美麗庭院建設月活動有力推動鄉村振興;在上虞區,組建的鎮村“娥江女當家”美麗庭院督導隊伍,凝聚起千家萬戶創建美麗庭院的自覺意識和強大合力。
“紅馬甲勝過新嫁衣”,據紹興市婦聯統計,目前全市已建立各類巾幗志愿者隊伍4000余支,有5萬多名巾幗志愿者參與到政策宣傳、文明實踐、鄉村振興、平安創建、矛盾化解等工作中來。
近距離為家庭“把脈問診”
“世盛千般好,家和萬事興?!痹诳聵騾^漓渚鎮棠棣村村民錢迪紅家門口,兩行家訓赫然醒目?!斑@是村里發起的曬家風家訓活動?!贝鍕D聯主席徐偉鳳介紹。
走進紹興的鄉村,掛在家門口的家風家訓,幾乎成了每戶人家的標配。小小的家風家訓牌,將鄉村治理滲透到百姓生活中。
戚伯芳是諸暨市浣東街道東盛社區的社區簽約家庭教育講師。自與東盛社區結對以來,她便常常到社區傳播家庭教育知識。
如此近距離地為一個個家庭“把脈問診”,在紹興并不少見。早在2017年,紹興市婦聯就啟用了婚姻家庭輔導員,2021年4月,又以《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出版為契機,啟動家庭教育指導員培訓。至此,“雙證計劃”全面推出。紹興市婦聯負責人介紹,現全市已培育“雙證員”12168名,實現“村村達到3名以上婚姻家庭輔導員、村村都有家庭教育指導員”的目標。
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紹興市婦聯做深“家”文章,不斷擴大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家庭平安文明夯實社會平安和諧的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