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婦女網 >
家庭 >
名人之家
開國上將宋時輪之女宋崇實:
父親留給我們的是樸素低調的人生準則
標簽:名人之家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陳姝
家庭小傳
宋時輪,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湖南醴陵楓林鄉井灣村人。1926年春考入廣州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后參加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許多戰役。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志愿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軍事科學院第一副院長、院長等職。組織編寫的《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填補了我軍軍事百科全書的空白,為人民軍隊建設、國防現代化教育等做出了重要貢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宋崇實系宋時輪之女,北京交通大學附中教師,2000年退休。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陳姝
虎年春節的第一天,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
在北京一家電影院里,有位老人觀影時多次潸然淚下,影片中志愿軍戰士憑著堅強的意志力,浴血奮戰,保家衛國,激起了在場觀眾深深的愛國情懷,也引起了她無限感慨,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志愿軍官兵以鋼鐵般的意志,用勇敢和智慧,以劣勢裝備挫敗裝備優良的美國。這位老人就是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的女兒宋崇實。
回首這場偉大的長津湖之水門橋戰役,宋崇實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這場戰役發生在抗美援朝最嚴寒的日子里,可以說是朝鮮戰爭史上一次重要的轉折點,為后來和平談判爭取了主動權。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以勇敢智慧和鮮血生命,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民反對霸權、保衛和平的能力和決心。
影片中,宋時輪帶著第九兵團從朝鮮回國,軍車路過鴨綠江邊時,他要求司機停車,然后脫帽向長津湖方向深深地鞠躬?!斑@一幕讓我想起小時候,我看到父親面對一張戰士們行軍的照片發呆,后來才知,這是一張朝鮮戰爭二次戰役的照片,那些行軍戰士都隸屬于第九兵團,正穿過朝鮮的長津湖大橋,他們中很多人都長眠在朝鮮的大地上?!被貞洕駶櫫怂纬鐚嵉难劭?,與父親相處的溫暖往事涌上心頭。

少年宋崇實與父母在青島。
一心向黨為民是父親一生的信念
1907年9月10日,宋時輪出生在湖南醴陵市井灣村的一個農戶家庭,6歲上私塾,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浸潤了他的心靈。
“幼年的父親,不畏權勢,愛打抱不平。他看不慣鄉里惡霸的兒子仗勢欺人,就與他打架……那時候,父親在小伙伴們的心中成了英雄頭領?!闭f起父親的革命生涯,宋崇實坦言,父親的革命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恰恰是這些坎坷才更加堅定了父親一心向黨,一心為民的信念。
父親經歷過三次入黨,1927年1月,父親在黃埔軍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遭遇“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被國民黨以涉共嫌疑逮捕,在監獄度過了兩年。出獄后父親回到上海、武漢等地尋找黨組織無果,又回到家鄉醴陵,創建萍醴邊區游擊隊,后來這支游擊隊被編入黃公略領導的紅六軍,經人介紹在蘇區江西省蓮花縣第二次入黨。第三次是在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期間,他被懷疑是“AB反赤團”,被開除黨籍。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經過血與火的考驗,組織上恢復了他的黨籍。
“這三次入黨,說明父親理想信念堅定,在各黨派中,以共產主義作為理想的只有中國共產黨,因此他堅信只有跟著共產黨,風雨同舟奮斗到底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所以無論任何困境,父親都堅定地跟黨走?!彼纬鐚嵳f。
說起宋時輪的戰爭生涯,無論是在抗日時期的破襲戰威名揚雁北的“宋支隊”,還是后來的解放戰爭時期率領的能攻善守的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以及后來朝鮮戰場上家喻戶曉的長津湖戰役,都充分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是一個敢于打硬仗、善打硬仗的軍事家。
“戰爭年代,父親一貫以治軍嚴明著稱。和平時期,父親一心撲在軍事建設事業上,以治學嚴謹著稱?!彼纬鐚嵒貞?,父親在晚年時,身患多種疾病,咳喘嚴重,醫生勸他多休息。那時他正兼任《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主任,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他懇切地說:“我年齡大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你們還是讓我多干些工作吧?!?/p>
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宋時輪領導編纂軍事百科全書,高質量地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他的重任,為以后軍事百科的編纂工作以及中國百科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宋時輪與女兒宋崇實在北京家門口合影。
父母因革命理想走到一起
在宋崇實的印象中,父母親因革命理想走到一起,他們一生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始終矢志不渝,奮勇拼搏,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我為有這樣的父母親感到自豪”。
母親鄭繼斯曾是中共廣東南方工作委員會地下聯絡站的一名護士,負責地下黨聯絡工作。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21歲的鄭繼斯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為當時蘇區的醫療、婦女兒童事業做出了貢獻。1940年,在延安與宋時輪相識,并結為伉儷。
“那個年代,父母親的婚禮樸素簡單,在延安的大砭溝窯洞里舉行了婚禮,當時父親送了一把勃朗寧手槍給母親,告訴她做好自身防衛?!彼纬鐚嵭Φ?,父母親的感情很融洽,有著共同的革命理想,他們攜手走過26年,隨著年齡增長,宋崇實越來感受到父母間的感情濃厚?!澳赣H給父親做了一套便裝,父親非常喜歡,即使袖口都磨損了,父親也照樣穿著,一直到去世?!?/p>
在宋崇實的印象中,母親勤勞質樸,父親忙于工作,母親一個人挑起家里的重任,她在自己工作崗位上也是盡職盡責。
以名字冀望女兒
“我是在延安出生的,父親給我取名叫崇實,當時延安正在開展‘實事求是’的整風運動,意為崇尚實事求是?!彼纬鐚嵳f,這么多年,她對自己的名字有獨特的理解,在后來為人處世中,一直保持認真嚴謹、實事求是的作風。
1970年,宋崇實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山區教書?!皩Υ?,我從來沒有任何怨言,父親也經常教導我們高干子女沒有任何特權,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去經風雨見世面,做個普通勞動者?!彼纬鐚嵁斄艘惠呑永蠋?,很少有人知道她是高干子女,樸素低調是父親教導她的人生準則。父親曾經要求姐姐宋志先去報名參加抗美援朝,后來姐姐到了東北發生車禍,她的腰受傷住院,才不得不回來。
對于宋崇實來說,與父親相處的時光,有許多珍貴難忘的回憶。
“記得有一年暑假,父親帶全家人去黃山走訪,主要是要了解社會,向工農兵學習,當時我本以為是一同看看黃山美景的,哪里知道,父親讓我們到黃山附近的山區勞動一周,進行調查研究,體驗農民勞動?!彼纬鐚嵳f,雖然當時腰酸背痛,但內心感到充實快樂,那是父親給她上了一堂生動的社會實踐課。
宋時輪不僅對子女要求嚴格,他艱苦奮斗、生活簡樸的作風給子女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門口有一塊荒地,父親利用休息時間帶領全家開荒種菜,在經濟困難時期,這塊荒地種出的菜,緩解了當時的饑餓。
“父親對我們要求一向很嚴格,平時在家吃飯不許挑食,碗里的飯菜必須吃干凈,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彼纬鐚嵤芨赣H影響,從不講究吃穿,不張揚家庭出身。曾在解放軍4647部隊農場接受再教育兩年,后來在中學教了30多年書,積極入黨,投身教學改革,關心環境保護,被評為環保教育先進工作者。為讓貧困地區孩子能夠上學,宋崇實主動參加“希望工程獻愛心”活動,負責供養兩名失學兒童上學。
“我雖然沒有繼承父母的任何財產,但我得到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好作風。家風是什么,或許就是無聲的語言,默默無聞地做好自己的事?!彼纬鐚嵭Φ?。
- 分享:
- 編輯:崔春婷 ????2022-04-25
評論